行业资讯分类
yabo官网大学大城│同济瑞安联手六城师生城市更新研习营在沪举行

  www.yabo.com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未来城市更新人才培养,既需要大学校园内的课程改革,也需要优秀社会企业长期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

  6月23日至6月29日,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6校师生共聚上海,参与以“城市更新・社区与场所营造”为主题的研习营活动。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瑞安房地产、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共同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担任学术召集人,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沙永杰担任研习营主持人,瑞安房地产规划发展部总监、瑞安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陈建邦做瑞安社区发展项目实践经验专题授课并组织6个项目考察交流。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与瑞安房地产联合开展的“城市更新人才培养特别项目”2024年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活动旨在加强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积极资源合理对接、助力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人才培养。

  6月23日,郑时龄在研习营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尽可能与更大范围的相关专家和社会资源对接,为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实践领域务实地贡献一点力量。郑时龄认为,瑞安房地产作为一个开发单位,在一个城市中做出太平桥新天地社区、蟠龙天地等一系列得到广泛认可且长期持续培育的项目,确实值得观察和研究。

  “各位同学在2035时应该都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主力军,未来是属于你们的。”郑时龄希望,研习营活动是今后关于城市更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的一个新起点。

  沙永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这次高校与社会企业优势互补开展的人才培养大胆尝试实现了意图,今后将继续探索由高校师生、社会企业和城市治理多方面人士参加,将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下的我国城市问题研究及当前城市更新实际问题分析相结合,且能形成积极互动和启发的务实交流活动。

  “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步履不停地进行城市更新实践,涌现了上海新天地、北京798等项目。”在2022澎湃城市更新大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主旨演讲中回溯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的城市更新实践,并将上海新天地作为城市更新代表案例。

  从上世纪90年代“改写石库门命运”的太平桥新天地,到以“公园里的新天地”理念焕新一座千年古镇的蟠龙天地,瑞安房地产以近30年的时光探索和践行上海城市更新新模式,为城市筑入一部部更新之作。

  此次研习营以6个瑞安城市更新代表项目为主线校师生在一周内考察了太平桥新天地社区、创智天地社区、瑞虹新城社区、虹桥HUB、蟠龙天地、鸿寿坊。为了让6校师生更深度地了解各项目,考察现场设置与瑞安项目团队的交流环节,陈建邦进行两次专题授课和一次答疑课。

  6月29日,在研习营总结汇报会现场,陈建邦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放诸全国,瑞安房地产的项目数量占比不多,但确实有一些经验值得与各界尤其是学生们——未来的城市力量分享,并希望这次分享可以让学生们在今后思考设计时有所启发。尽管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代已经过去,好的机会仍然很多,最好的作品仍然将在未来出现,陈建邦鼓励学生们不要熄灭心中的热情,因为城市更新背景下,现在才是真正的走向更美好未来的开始。

  2007年,有关领导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现场曾指出同济大学对上海城市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无独有偶,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培养、输送城市建设人才的同时,也将“论文”写在各自所在的城市,以专业、以深情,抒写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共荣。

  基于此,此次设置了六个城市的城市更新学术交流会,六所院校从各自所在的城市出发,交流了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重庆、大连六座城市的城市更新探索及思考。

  郑时龄表示,参与本次研习营的各位中青年老师都是各校教学和研究骨干,今后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下去,创造条件开展一些结合各个城市实际问题,或者城市之间相互参考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合作研究。

  6月29日,研习营总结汇报会在同济大学举行,凯德投资(中国)高级执行董事陈永明,瑞安房地产规划发展部总监陈建邦,同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2014-2021)蔡永洁,同济大学副教授、建筑系主任王一,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沙永杰担任研习成果点评专家。

  经过一周多种形式和多方面内容的考察、交流和研讨,6位带队指导老师和21位研究生混合分为三组(每组2位老师+7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指导,形成学生研习成果报告,在总结会上发表。

  第一组指导教师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彭坤焘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邵明,以《用脚步丈量瑞安项目的立体感知》为主题,该小组提出场所营造的六个感受、几处空间的白璧微瑕,以及关于瑞安项目是否可复制的思考。报告用亲切感、边界感、松弛感、场景感、新鲜感、熟悉感来总结瑞安城市更新项目的六个感受,结合瑞安项目对尺度的坚持、挖掘与创造共存、伴随成长等特点,指出其在尊重市场、配合政府实现社会进步发展方面的独到之处。

  第二组指导教师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刘刊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璐,以《什么是好的城市社区》为主题,该小组提出时间、空间与人,构成社区的三大要素。时间方面,好的社区应秉持长期主义、保留历史要素、形成多时段多面貌;空间方面,好的社区往往具有边界模糊、多样立面等特征,并考虑交通串联、转弯半径等细节,拥有平台连廊、开放的商业空间、绿化空间、口袋空间、滨水空间、下沉广场等丰富且具有匠心的设计;人群方面,该小组认为,好的社区应具有精致的烟火气、步行友好、活动传递、记忆打造、居民共创、功能完备、多元群体等功能或特征。

  第三组指导教师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贾艳飞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史北祥,以《街道七问》为主题,该小组提出“为什么要关注街道”、“街道:认识利益共同体”、“什么塑造了活力街道”等问题。报告指出,作为塑造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应把街道作为设计对象,并结合太平桥新天地、创智天地、瑞虹天地等项目,指出街道空间体验与社群相互塑造。最终,形成有控制主体的街道、加入更多环境控制的街道、允许根据需求演变的街道、促进社区形成的街道等好的街道,指出共同利益体在动态发展中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街道拥有最强的动力。

  沙永杰告诉记者,为了将这次整合高校和社会企业资源的研习活动形成一份对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有价值的参考性成果,本次研习营落幕后,还将推进两个后续成果计划。研习营综合成果报告,将收录本次研习活动三方面主要内容相关纪要和成果,包括瑞安发展项目实地考察要点,项目交流会问答要点,城市更新学术交流会内容和讨论要点,及针对学生小组报告的专家点评要点等;参加研习营的六校9位老师,继续就瑞安发展项目的参考价值做进一步研讨,从不同研究角度和更大的研究视野进行分析评议,以期形成对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参考价值的分享成果。

Copyright © 2012-2025 www.yabo.com(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15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