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bo.com建始工业园区黄土坎片区位于建设县城北部,位于建始县城中黄土坎片区。园区分为主园区及西侧兴安坝片区,园区南侧紧邻G209国道,北靠山体及农林用地,西至兴安坝路,建始大道从两个园区中间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建设条件好。规划区用地总面积1669759.53m2,净用地面积1210816.54m2。
充分考虑园区场地、风向、河流水系及产业特点等相关因素,结合园区地形、周边环境和设施状况。打造以建材、机械电子制造,医药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园区功能结构:一心三轴十片区。
一心:位于该区中心位置,是展示园区工业形象、对外商务办公、对内产品研发的核心区域。
三轴:沿北苑大道的功能融合发展主轴;沿兴城二路的产业联合发展次轴;沿兴广大道的产业联合发展次轴。
十片区:工业园分为十大功能区,分别为科技孵化园区,电商展销中心,富硒食品与医药加工区,日化品加工区(不涉及化工反应),建材与资源综合利用区,机械电子制造区、物流园区、生活配套区、教学区,保留区。
科技孵化园区:该区位于工业园的中部,北苑大道与兴坝大道交汇处,用地面积约为2.5公顷。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电商展销中心:位于工业园东片区南侧,与209国道相邻,用地面积约为1.8公顷,是园区主要入口形象展示。工业园区提供网上交易及线下交易展销的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在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是协调、整合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
富硒食品及生物医药加工区:位于工业园区东部和西部,用地面积约为15.3公顷,主要用于当地农产品、药材的深加工,打造特色富硒产品。
日化品加工区(不涉及化工反应):位于工业园区西北侧,用地面积约为14.4公顷,主要用于低污染的日化品加工生产,加工区不应引进涉及化工反应的其他企业。
建材与资源综合利用区:主要依托现有泰丰水泥厂,发展建材产业及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绿色产业,用地面积约为58.0公顷。
机械电子制造区:主要用于科技含量高、产品利润高的高新产品的加工,用地面积约为2.0公顷。
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金轮物流园,紧密结合工业区工业企业生产销售需要,打造便捷的物流集疏平台,用地面积约为6.2公顷。
生活服务配套区:主要由搬迁房、公租房、安置房组成,为园区搬迁户、工人提供住所和社区服务中心。分别布局在工业园区东、西部地块内,总用地面积约为9.8公顷,安置1194户。其中东部片区生活服务配套区处于兴广大道南侧、发展大道北侧,西部片区生活服务配套区位于北苑大道南侧、兴城二路东侧。
教学区:配套建设小学及幼儿园,用地面积位约为2.4公顷,于园区东部,发展大道南侧,主要为园区职工子女及周边居民服务。
保留区:主要为现状民居及山体林地及耕地的现状保留,用地面积约为54.6公顷。
项目周围溪沟、阴石沟、盛竹河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项目地块内地下水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规划区TSP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符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的中取值,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根据监测结果,各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b类、4a类和2类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土壤样品中各监测指标检测浓度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适用于一般农田要求。
按照《中国植被》中自然植被的分类系统,划分出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现场调查并参考当地文献和资料,确定区域内主要植被类型,其中常见的有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植被类型。由于人类长期经济活动的结果,部分林地已垦殖为苗圃和耕地,为农业植被所替代。
评价区内常见的农业植被为花生、红薯、棉花、绿豆等,常见的经济作物有柑桔、柚、桃等。
评价区范围内地势较平坦,地表植被本应比较丰富,但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自然植被已转化为人工植被。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价区内无原始植被,且植被类型简单,主要树种为水杉(人工种植)、垂柳等。植物种类少,多以杂木草丛为主。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查询当地资料,本工程评价区内无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
通过实地调查,并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评价区的两栖动物主要种类的生态习性及其分布为:中华蟾蜍(Bufonidae gargarizans),俗名“癞蛤蟆”,主要栖息在阴暗潮湿的林间草丛、农田、河沟、村舍附近,广泛分布。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常栖息于农田及附近的田野中。
评价区爬行类主要种类的分布和数量: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又叫壁虎,主要分布于壁缝、墙角或者乱石堆中。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在当地称为“四脚蛇”,主要分布于评价区的灌丛中,数量较多。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在评价区内分布,无毒,多以鼠类、蛙、壁虎为食,多栖息于灌丛、草丛中。评价区爬行类总体上不多,数量较多的有多疣壁虎、乌梢蛇等。
根据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评价区主要鸟类资源包括麻雀、喜鹊、大嘴乌鸦、金腰燕、家燕等。
评价范围内地表水体主要为纳污水体盛竹河、区域南侧25m处阴石沟及其区域内两条季节性溪沟。主要分布绿藻、蓝藻、甲藻、硅藻、裸藻、会藻、黄藻和隐藻等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水尘昆虫、软体动物、寡毛类、蛭类等底栖动物,及草鱼、青鱼、鲫、鲤、泥鳅等人工放养的广布种鱼等。
依据对规划区各类用地布局规划,并考虑片区城市设计、绿地景观等因素,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十片区”的功能结构。
根据分析,园区规划和建设是《湖北建始工业园区“十三五”规划》《湖北建始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建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建始工业园区黄土坎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要求的。
根据规划,园区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石油类等,园区内企业、单位及居民产生的污水需经过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或行业排放标准,同时要满足建始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才可排入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深度处理;工业废水需先进入建始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方可排入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深度处理;。改善了项目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影响其水质的现状局面。
规划期间所排放污染物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不会降低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类别。
从规划区用地规划看,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明确分开,并有绿地和其它用地的分隔,车间内的机械噪声经过墙体阻隔,还有室外树林的遮挡、起伏地形吸收等,影响距离有限。因此,预计未来规划工业区内的生产噪声不会对居住区产生明显的干扰。
交通噪声昼间影响范围为130~150m,夜间影响范围260~280m。从规划区用地规划看,交通道路主干道两侧预留一定的防护绿地,在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绿化林带后,可有效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交通干线m处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昼间2类标准要求。另外,规划主次干道路两侧主要布设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四周基本为支路,因此,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的声环境敏感点(居住用地)影响不大。
规划内的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是居民生活噪声,源强多在65~70dB(A),集中分布在居住区、商业区(社会娱乐噪声、设备噪声等),因规划内人口密度较规划实施前有所增加,因此社会生活噪声源较规划实施前也有增加,但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整个区域内根据固体废物性质分类收集、安全储存,采取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从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的角度来实现“减量化”的目标。产生的危险废物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得以安全处置,变废为宝的同时也降低对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压力,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园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以有机物为主,按照规划,园区的垃圾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纳入城市垃圾处理规划系统,运往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可安全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园区企业对土壤和地下水水质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以及由于废水、废液、废渣的不妥善运输、储存和处置情况下,造成渗漏入土壤中,从而影响土壤和地下水。规划区环境管理部门及各企业只要加强分类收集、暂存和运输管理,做好地面硬化和防渗、防雨,正常情况下,园区产生的于废水、废液、废渣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规划实施期间,园区企业、公共设施建设所需要的施工人员主要为周围居民,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园区的建设同时促进当地建筑材料、运输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
从经济结构方面来看,园区的建设将直接增加了本地区的二、三产业的比重,尤其是工业经济,将使建始县县域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
从产业结构来看,经过园区的统一规划、集约发展,未来的经济产业形态更加明显突出,区域内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产业、重点产业,利用区域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加农副产品科技含量。是建始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建成后,区内部分土地将由建设前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从而失去了耕地的功能。园区建设期间,由于部分土地使用功能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这些土地表面植被就遭到了短期破坏。随着工程建设的完成,除被永久性占用外,部分地段植被只能通过绿化措施得到恢复。园区建设前为该片区已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为工业区和村庄混合发展,建成后,大批工业企业投入生产运营,区内村庄和农田被工业区替代,体现出典型的城镇工业化趋势,景观发生变化。工业集中区建设虽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本规划区域内农业耕地相对占用较少,其经济收入可从产业结构调整后增加工业产值来弥补,农业耕地通过新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不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工业开发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有力当地的利税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当地政府有能力改善当地的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医疗条件,增加开发区内的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普及城镇社会保障网络,刺激园区及周边区域的养老保险业和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当地人群的受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基本需求得到保障,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开发建设一方面令农民失去田地,失去主要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工业化建设,将创造更多方式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受益群体更加广泛,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因拆迁和征地造成的人多地少和富余劳动力增多的问题。
在拆迁过程中,应注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最终实现村民、政府“双满意”。拆迁村庄要保证居住环境不再受工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同时拆迁需要采取货币补偿措施,并结合村镇改造和就业安排等措施,确保区域内的居民居住条件不下降。园区规划实施涉及的拆迁面积量不是很大,通过贯彻居民拆迁安置和补偿政策,落实好各项服务措施,征地拆迁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和暂时的。
拆迁可以解决现有农村居民由于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拆迁到集中安置区后,受工业企业影响有所减小;同时拆迁采取各项措施,未降低失地农民原有的生活标准,并创造了就业机会,可保持移民生活秩序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园区规划建设将不会对本地区的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往往造成影响和的不主要是环境问题,而是在拆迁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和相应的补偿村准进行,不允许强拆,这样才可能有效保证社会稳定、减少拆迁带来的社会影响。
另外,地方政府还应加大第三产业开发的力度,趁规划区引进企业和居住地集中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饮食、娱乐、服务等;第三产业的门槛较低,各类人员都能较容易进入,只要政府给予正当引导和政策支持,加入外出务工和新进企业的消化,从多方面解决了本地居民工作问题,减少对社会造成影响。
由于受气候、土壤和地形地貌及人为的影响,规划区植被类型主要由大面积的人工植被和小面积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组成。自然和半自然植被由分布在农村周边的残次林、灌丛和草地组成。规划区现有植被质量和物种资源的总体水平较低,且基本为分布较广的常见植被,规划的实施不会使植物多样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规划实施后,该区域大部分林地和农业用地被规划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大,植被面积减少,林地、草地、水域等地类破碎化程度加剧,分布离散,斑块间距大,连通性低,区内生物的迁徙受到建设用地的阻碍,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降低。因此,须通过优化布局、减少开发强度;加强这一地区为数不多的半自然次生植被和规划区周边的湿地植物的保护与重建,以便达到提高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并科学规划绿地系统、加强生态绿化建设等补偿性措施,把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规划实施才不会给规划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仍将处于良性状态。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要求园区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建始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集中深度处理达标后外排;工业废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建始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再进入建始县新城区污水处理厂集中深度处理达标后外排。园区应建立完善规划区水质管理体系,污水一律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应严格符合接管标准的要求。园区应建立自动监控系统,对主要污染源进行在线监测,通过严格执行企业污水预处理、清污分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和事故池等措施,加强控制企业污水排放。同时做好污水处理厂废水事故性排放的防范措施,避免不达标污水外排。
此外,园区应禁止引进高水耗项目,鼓励入区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设计运用节水技术,减少工业污水排放量。同时,建议园区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如道路冲洗、绿地浇洒、洗车、景观补水及循环冷却用水等,减少污废水排放对纳污水体的水质影响。
通过控制污水排放、减少硬化地表、加强绿化、对地表作防渗处理等措施来控制规划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等。规划区应按照规划中的产业类型执行,禁止引入化工企业、化学原药生产企业,以减少特征大气污染因子的排放。通过企业内部合理布局、严格控制企业废气达标排放、工业区边界及企业间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来控制规划区的废气污染。
对于企业来说,应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同时通过消声、隔声、绿化设计等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对于规划区来说,应优化企业布局,将噪声污染为主的企业远离居住区。对交通噪声应从道路的规划设计(包括绿化带设计)、交通车辆行驶噪声的降低和交通噪声的管理三方面来控制。此外,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影响。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危险固体废物将外运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清运后送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尽量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加强这一地区为数不多的具有特色的半自然次生植被和规划区周边的湿地植物的保护与重建,以便达到提高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进行生态绿化建设等补偿性措施,把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进行多规合一论证,加强城乡统筹规划的力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严格控制开发规模,优化规划布局。通过环评互动,控规拟充分考虑。
(2)园区地属山区,坡度较大,施工时易产生水土。建议产业园区应与地形相结合,在场地竖向设计、道路线形设计和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与现状地形结合,营造绿色生态型园区。
园区规划与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在满足合理控制园区开发时序、确保园区开发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红线协调一致的情况下,严格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本次规划具有环境可行性。
公众可以通过向指定地址打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园区规划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